自报上登出画展的消息后,就想去看看,种种原因,拖至展览的最后一天——2月26日,和欣欣顶着小雪来到美术馆。从早上9点进去,足足在里面转了4个多小时,楞没觉得累。准备出来了,才觉得腹中饥、口中渴(早上我们都没吃没喝),但还是觉得享受了视觉大餐很值得。
参观中,我们违反了不许拍照的规定(但我们拍照时,特意没有用闪光灯),我不懂这门艺术,只是选些自己喜欢的绘画、雕塑、剪纸等拍照,别无他意,留作纪念,亦可让没机会参观,特别是远在京城之外的朋友们欣赏。
这是邓拓先生等人捐赠的明清时代的字、画的展厅。
专注地欣赏
清-金农的《双色梅花图》
清-黄慎的《八月梅花》
很喜欢范曾的画,知道他画的“钟馗”很有名。这次仔细欣赏范先生的画,发现画中孩童的面部有的没有鼻子,眼睛只是细长的一笔,但却让观者能感觉到孩童的神情,且不觉得五官不全,确是神来之笔。还有一幅画,是一牧童骑在一头水牛背上,一只脚竟搭在水牛的犄角上,可爱极了,因工作人员在侧,没能拍下来,颇觉得遗憾。
重赋
师古人亦师造化
从网上找到了令我没能拍照下来而遗憾的那张画。只是画面似乎有些变形。
牧鞭
喜欢网上这张画
评论